软件工程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本学科根据学科优势和地方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经几年的建设和凝炼,软件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了软件柔性与协同计算、大规模网络感知与识别、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方向等研究方向。
学科采用培养与引进并举措施,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目前,本学科专任教师35人,其中含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7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占20%。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信息行业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作为年轻的学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4人,现在读硕士77人,博士7人。
近三年,获省部级科技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注册软件19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0篇。承担“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8项,承担各行业企业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项目80多项,实到纵向、横向研究经费逾3182余万元。
学科拥有河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筹)、河北省计算机虚拟技术与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软件中心,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理事单位,依托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轧制装备国家及教育部工程中心,实现学科融合互动,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软件技术研发基地。
为加强同行学术交流,学科先后成功地承办了中国虚拟现实大会、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国际会议、海峡两岸计算机大会等学术会议,促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对外影响。学科积极参与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理事单位,多名教师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学科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担任河北省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协会、秦皇岛市信息与软件产业协会等相关协会和专家组成员,为地方乃至国家的发展献言献策。
经过5年多的建设,本学科现拥有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面积达1012.5 平方米,5 万元以上各种仪器设备19台,仪器设备总值达1202万元。
本学科坚持燕山大学“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熟练的软件工程项目设计及开发能力,具备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学科的前沿性问题,并对之进行深入的原创性研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构建面向行业重大需求的培养体系,建设校外与校内实践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
本学科立足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将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与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了研学产良性互动。本学科多项技术已应用于行业信息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依托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科研成果转让3000 多万元,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针对国家重大装备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大型虚拟场景和行业仿真软件的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以智能与虚拟化软件技术提升重型装备制造水平,为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