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学术活动周”第十六期暨“周末专家河北行”活动在学院英慧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浙江大学张弓远博士和燕山大学杨青博士、赵爽博士作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主办,光电子工程系承办。

张弓远博士作报告
活动中,张弓远博士以《基于渐变光谱编码的微型光谱仪研究》为题,围绕如何实现低成本、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微型光谱测量仪器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渐变光谱编码的新型微型光谱仪构架,系统建立了材料-结构-算法协同的设计体系,并在多种不同路径下分别构建出一系列具备工程实用性的微型光谱仪器件。

杨青博士作报告
杨青博士以《间苯二甲酸基金属有机框架的高压磷光性质研究》为题,聚焦于高压下室温磷光材料的结构与物性研究,简要介绍了间苯二甲酸基金属有机框架的高压磷光性质的研究成果。

赵爽博士作报告
赵爽博士以《增强型光电化学纳米传感器用于生化检测研究》为题,聚焦传感器性能增强策略,通过调控纳米材料形貌、构建异质结结构及引入信号放大机制,制备系列增强型光电化学纳米传感器。
本次报告会主要聚焦微型光谱仪、纳米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报告人的精彩报告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也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科研热情,为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悉,学院将持续开展“学术活动周”系列活动。学术活动周旨在为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邀请各个领域内的优秀学者与著名教授分享学术成果,畅谈科技前沿,让师生近距离地了解“高大上”的科研成果,以期在交流碰撞中,启发师生的科研思路,活跃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