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春季学期 第6教学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DeepSeek 数智赋能引领 辅导员工作创新路径”研讨交流会

作者:刘学才  发布时间:2025-03-17 08:30  点击量:89

为深度践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求,积极探寻人工智能技术为辅导员工作赋能的创新模式,搭建并完善辅导员工作交流与素养提升的优质平台,3月12日上午11时,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信息馆1号楼301会议室,召开了“DeepSeek 数智赋能引领辅导员工作创新路径”工作研讨交流会。此次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浩然主持,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共襄这场聚焦前沿技术与思政育人融合的研讨交流会。

会议伊始,李浩然提出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呈爆发式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前沿人工智能工具,正为高校思政工作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全新的思路方法。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引领者,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兴技术,深度探索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巧妙融入日常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此提升思政教育的精准靶向性与实际育人成效,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发展需求。

在热烈的交流环节中,各位辅导员紧密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与多元的专业知识背景,纷纷畅所欲言,分享了DeepSeek在教学管理、学业分析、就业指导等多个关键工作领域的应用实践与深度思考。本科一年级辅导员孟宪源详细介绍了在智能化信息管理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创新性地提出将DeepSeek作为有力工具,策划开展创意活动的独到设想,为提升学生工作的创新性与趣味性提供了全新视角。本科二年级辅导员宋江涛则聚焦于学业与就业两大核心板块,深入分享了借助DeepSeek对学生学业成绩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以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度洞察的成功经验,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为实现精准化的学业指导与就业帮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三四年级辅导员元航和刘许瑞分别从不同维度客观阐述了使用DeepSeek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既充分肯定了该工具在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展现出的显著优势,又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诸如数据安全、模型适配性等现实挑战与存在的不足。

研讨交流会热烈讨论

经过交流研讨,辅导员们达成了高度共识: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日常繁重且繁杂的辅导员工作带来了诸多实质性的便利。它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减轻事务性工作的负担,让辅导员得以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引领、心理关怀等核心育人工作中,还能借助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智能交互功能,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与方式,实现全方位、立体式育人格局。同时,辅导员老师们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期望。例如,建议对DeepSeek进行本地化部署,以更好地适应学院内部的数据安全管理要求与个性化业务需求;强化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场景下的深度训练,使其能够更精准地服务于思政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及时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实现困难生精准认定、奖学金科学评定,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甚至设想构建24小时智能咨询服务体系,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全方位提升学生工作的智能化、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

李浩然对辅导员们积极探索DeepSeek应用的实践精神与创新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到,辅导员应将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熟练掌握DeepSeek等工具的运用,作为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紧密围绕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与特点,深度挖掘DeepSeek的潜在应用场景。此外,他鼓励辅导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分享实践经验与优质资源,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政工作的全新模式与长效机制。

本次研讨交流会为辅导员搭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深入交流的优质平台,让大家对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与应用潜力有了更为清晰、全面且深刻的认识。“AI的终点不是替代,而是赋能 —— 让辅导员成为更有温度的引路人”。展望未来,信息学院将坚定不移地以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为强大牵引,精心打造“有智慧更有情怀”的思政教育全新生态,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征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