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高校的全面合作,按照3月28日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与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共建行动清单工作要求。4月25日,双方在共建课程和共建内容前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开展计算机理论类与实践类课程联合备课研讨会。

燕山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逢达,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利明、燕山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吴培良和软件工程系主任冯建周、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教研室负责人马晓晓和软件工程教研室负责人丁娟、以及双方共建课程全体教师参加联合备课研讨。会议由陈真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赵逢达指出通过线上联合备课、主题分享和互动研讨,可有效促进双方跨区域教师之间的交流,对引入优秀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构建虚拟教研室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借鉴。吴利明希望在联合备课工作中能够建立“一对一”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课程共建促进教学质量取得新成效。双方专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专业建设、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联合备课研讨
接着,燕山大学计算机系教师王倩、王开宇和王颖分别就所负责的《软件工程》、《Java Web开发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燕山大学软件工程系教师王晓妍和赵谷雨就所负责的《数据库原理》和《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实践安排、教学内容讲解、课程考核、教材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BOPPPS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示范研讨。新疆科技学院的教师们围绕共建的五门课程和自身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运用、知识难点讲解方法和教学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充分的交流。
最后,双方专业负责人就专业建设中实验室建设、毕业设计指导、选修课设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线上课程资源共享和课程团队建设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此外,双方就下一步工作思路也开展了交流。
深化课程改革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课程作为教学的载体,直接关联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教师则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本次联合备课研讨会的举办,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不仅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也从中汲取了他人的优秀做法和先进理念,深化了对教学的理解,为提升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交流学习有助于打破教学壁垒,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双方专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