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第十八期辅导员畅享汇在西校区里仁学院行政楼115会议室如期举行,会议由学生科长王恩福主持,副处级辅导员李浩然、团委书记方立华以及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各位辅导员分别汇报了上一周模块内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第四十七届校运动会的筹备进展;国家三金的评定及建档立卡学生材料收集整理情况;新生及毕业班的相关工作等等。李浩然老师重点强调了要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在奖、助、贷、补、免等涉及学生切实利益的工作中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尤其是要从新生入学开始让他们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防止出现责任事故。王恩福老师同时强调,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比较繁复,既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认定,同时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不能完全交给学生去做,辅导员要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防止学生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发生偏差进而激化矛盾。对于新生的教育要从基础抓起,让学生一入学就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消灭违章用电等违纪、违规行为,同时要坚持查课、集中晚自习等学分建设工作的常态化,提升我院教育教学质量。
在分享环节,马晓琼老师针对目前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激性心理疾病增多的现状,与各位老师分享了《心理急救手册》一书的读后感,她谈到,大部分人对心理学仍有个误区,觉得有“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学习和使用心理学。比如躁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等。但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大到罹患绝症遭遇背叛,小到职业倦怠婚前焦虑,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生命急救常识是每个人要掌握的必备技能。在街上遇到陌生人或家人朋友突然哮喘、心脏病发作时,必须立刻施与急救,片刻不能耽误。心理健康问题也一样。在自己或家人朋友遭遇不幸的生命事件引发心理不适或应激反应时,我们需要懂得一些心理急救知识,助人助己。日常生活中对于意外事件造成的心理问题——比如恋人出轨、分手、职业倦怠、亲人患绝症、遭遇背叛、结婚前不适应、怀孕后焦虑,面对情绪上很无助、痛苦,心理急救会让你拥有更多的力量去处理现实问题,帮助自己和家人更快走出困境。特别紧急的情况,心理急救方法甚至可以救人一命。因此,《心理急救手册》一书能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日常情绪急救方法,及时地处理重大事件带来的情绪问题。
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邹楠老师针对学生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走过场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民主生活会是党员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在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隔靴搔痒,更不能搞变相吹捧,而要实打实地摆问题、亮短处。批评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纠错误、促团结、鼓干劲,把人心聚得更齐,事业搞得更好。因此,批评的态度很关键,方式方法很重要。要出于公心,还要善于用心。要本着指出问题、虚心接受、促其接受、助其改正的目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要一针见血,也要实事求是,既要深刻犀利,也要充满善意,既要指出别人的问题,更不回避自己的问题。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也不夸大问题不戴有色眼镜,开诚布公、有一说一,敞开心扉剖思想,打开天窗说亮话,推心置腹地沟通,将心比心地交流,这样才能发挥苦口良药的功效,让人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最终实现解决问题、爱护同志、促进团结的目的。